算算從 COVID-19 疫情 3 月在美國爆發後,我跟先生已經在家工作超過半年,甚至在這期間,我們還生了一個小孩。我跟先生都在矽谷工作,除了生活步調很快外,更要與不同國家的團隊合作。例如我要在美國時間早上與德國開早餐會報,傍晚接著與在馬來西亞的分析師討論,睡前再與印度工程師在執行前最後確認。
我與先生在家工作已培養出默契,我們一人佔據書房,另一人在客廳一角,開會工作互不打擾,只需大致討論誰煮飯、誰洗碗。有時,我也會懷念在公司,能夠在空檔與同事聊天的日子;不過轉念一想,在家工作就省了大名鼎鼎的矽谷通勤時間,有更多時間可以工作及安排會議。其實時間久了,我也開始喜歡上在家工作的日子。
從《國務卿女士》看美國「家庭第一」的生活哲學
在家坐月子時, 我也趁擠母乳時,偷閒看了幾部 Netflix 的影集,其中一部《國務卿女士》(Madam Secretary)特別讓我印象深刻。這部影集在 2014 年首播,由知名演員 Tea Leoni 主演女主角,更由影帝摩根費里曼監製。除了關於國務院、國務卿的故事背景設定,讓我這個念國際關係的人覺得有趣外,場景設定更讓女主角在工作及家庭間來回穿梭,這讓我這個新手媽媽覺得非常新鮮。尤其在影集中更可見國務卿女士下班後的生活,她在廚房中戴著手套,邊洗碗邊與擦盤子的先生討論國事與家事,還偶爾要應付突然出現在廚房裡的孩子們。
來美多年,我認為這充分顯露出美國與亞洲不同的文化──若是由亞洲製作這類的政治影集,鮮少會描寫男女主角做家事的私下生活;然而,在美國其實「家庭」是許多人生活極大的一部分,不論工作有多麼忙,都將家庭排在第一順位。即便我所工作的矽谷,環境非常競爭,員工超時工作相當常見,甚至許多同事在午休時間,仍舊坐在座位上一邊工作、一邊啃從家裡帶來的三明治,只為了爭取更多工作時間。
不過,在上班時老闆同事排開會議,請假 2~3 個小時接小孩、參加小孩表演或是運動比賽屢見不鮮,大家也都認為理所當然──「家庭第一」的精神也體現在公司人事政策中,例如員工的病假,也可用於照顧生病的家人;另外無論男性、女性,都享有 3 個月的全薪育嬰假等。
一邊吼小孩一邊工作的新日常:帶來更多家庭時光,還是更多壓力?
當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爆發後,Facebook、Google 等眾多矽谷科技公司紛紛讓員工在家工作,同時學校也宣佈關閉校園,全面改為線上授課。一時之前,許多有小孩的同事紛紛叫苦連天,視訊會議中突然傳來小孩聲音也見怪不怪。我所在的半導體公司,也允許員工們可以安排「彈性」工時,因應需要一邊吼小孩、一邊上班的新生活──不過,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應對方式!
像是我就有同事帶著老婆及一雙兒女,出走夏威夷,名副其實的「遠距」工作、上課。因為夏威夷與加州的 3 小時時差,他們早上 4、5 點起床,下午 2 點先下班和小孩去玩水玩沙,接下來晚上再繼續上班。另一個同事則選擇全家到海邊公寓暫租,與先生一邊工作、一邊看著窗外在沙灘上跑跳的 3 個男孩。也有同事將會議通通排到早上,把下午時段完全留給孩子,只處理緊急信件,等晚上孩子睡了,再繼續接著處理白天未完的公事。有趣的是,公司信箱中時不時更會有同事傳來線上說故事、遊戲等網路育兒資源,讓父母能多一個好幫手。
我身為新手媽媽, 則是整天都在奶瓶、尿布及嬰兒哭聲中度過,我真心佩服那些可以一邊照顧小孩、一邊開會的同事們。我也曾聽聞有同事突然請了整整一個星期的假,結果在我一問之下,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她要一邊上班、一邊看顧 3 個活潑好動的男孩,因此讓她出現頭暈及幻聽的症狀,一度懷疑自己得了腦瘤。直到就醫後才知道症狀是由壓力引起,幾番考量後決定請假,與先生及孩子好好規劃家庭日程及分工。
「員工身心健康」成為公司的關注要點,幾乎每一週都舉辦線上會談,讓員工有機會與同儕及主管們聊天,提出問題及抒發情緒。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同事俏皮的問部門大老闆,「遠距工作後,覺得如何?」結果大老闆幽默地說,他現在成為洗盤子的專家!因為他的辦公室就在廚房邊,只要看到一堆兒女留下來的碗盤,他都忍不住要洗。大家一想到這個在公司一人之下、萬人之上的財務長洗盤子的情景,不禁哄堂大笑。我想在大笑之餘,這番話也引起大家的共鳴──如何平衡工作及家務,成為現今疫情之下,在矽谷以及其他被迫在家工作的人的一大課題。
註:此文經編輯後同步刊載於換日線
photo credit: Unsplash